|
一台台酷似扫地机器人的AGV在空旷无人的区域四下穿梭,轻松灵活地收货、上架、存储、出库、上料……工人只需站在安全工作站区域,再也不用爬上爬下来回奔波操劳——这,就是上海电气(601727)输配电集团旗下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该公司股权结构为西门子中国持股55%,上海电气集团持股45%)倾力打造的智能物流平台*。 从2019年11月运行至今,工厂入库效率提升2.5倍,出库效率提升2.15倍,存储面积减少50%,过去30个工人花费5天所做的工作量,现在10个工人2天就能做完。而这家位于沪西南一隅、占地面积5公顷的企业*,因为拥有这套在全国制造业领先的智能物流系统*,也成了业内人士参观打卡的“网红”地。 ◆ 机器人根据系统指令将托盘货物送至不同的货区入口 回首近20年,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持续生产性能优越的中压开关柜*,近年来始终保持年均产量增长25%以上。但与卓越产能形成鲜明反差的,是物流运转能力严重不足。车间要料无法马上送达,订单完成不能立刻发货……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时军说,2019年前,工厂物流中心*能力还停留在2.0,即人到货阶段,以叉车、搬运车、升降机等机械设备辅助人力劳动,效率低不可避免。他们曾用计步软件测算,每个工人平均每天25000步以上,如果中途出现差错……浪费的人力成本不可想象。那时,横亘在他们面前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原材料存储、送料流程过度依赖人工;二是管理几乎全是手工,如每天需要手写物料单,不易管理还容易出错。 经过多方权衡和对比,上海西门子开关有限公司*最终选择与第三方合作,采用模块化柔性部署方式,实现无停产升级改造,后续可根据业务情况进行实时调整。通过4种物流机器人无缝协作和AI智能调度,率先在业内实现了工业物流从收货、质检、入库,到在库理货、出库集货和产线送料及智能盘点方式等等的全场景机器人串联和全链路物料信息化管理。如此,送料及时率和准确率获得极大提升,顺利解决了离散式生产在定制化需求时代的物料管理和效率瓶颈,创造了智能制造和柔性制造的行业新高度。 比如,在理货方面,货物到了人库区每天可根据热力图进行智能理货。同时,厂里部署了六层立库区,可按照生产计划每天进行智能理货,当工人下班后,机器人照常运转,按照优先顺序进行理货,以确保第二天工厂开工时能够完成出库。 通过对物料主数据的数字化精细化管理,物料重量精确到克。库区的物料可以实现根据机器人小车自动称重系统的反馈信息,实现仓库的自动盘点,并提高库存准确性,使原来需要80人盘点5天才能完成的工作,而智能仓库仅需要1天。 基于公司*的特殊性,产品*经常需要抽检测试,机器人从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不仅能够将抽检物品送至检验室,还能在检验完成后将产品*归置原位,做到全链路可追踪,也让产品*信息流和实物流实现了统一…… 收货:入库区 检验:实现“货箱到人”作业 两年多来,整个物流智能平台*不断“进化”,运转起来越发省心,和厂里*原有系统软件也能“求同存异”。走进车间*,你会看到AGV们“慢条斯理”来回穿梭,哪怕与同伴“狭路相逢”,也可做到自动避让。“AI会计算出最优路线,是绕路还是尾随,它们自有判断。所以,永远不会撞车。”时军的话透着幽默,“机器人系统不停升级换代,以满足工厂*向高品质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现在,我们的物流能力正向4.0迈进。” 2021年,AGV全程介入生产流程的配送搬运和暂存,工厂*已建立起企业级物流管理平台*,系统会自动安排供应商送货。“而到2022年以后,我们要让物流团队成为一个能力中心,信息化覆盖全厂*所有物流相关部门。到那时你会发现自己走进的是一家数字化工厂,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将自如穿梭。”说这话时,时军的眼神里充满自信。 智能物流亮点 全流程的货物到人方案 全流程的物流数字化运营平台 全供应链的流程实时触发,自动适应 全库区的机器人围绕人员的双向全自动搬运 基于热力图的库位自动优化 基于生产计划的库位自动优化 通过自动称重校核物料数量的准确性 反向拣选提高发料效率 四向车立体仓库的智能拣选,及自动优化 全库区的AGV、四向车、升降机自动对接 注:以上标注“*”的企业 / 业务 / 产品,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非控制企业 / 业务 / 产品。 |